站内导航

  • 首页
  • NBA

    人物志卡佩拉的奋斗史:从25投0中的水货,到NBA顶级中锋

    2025-09-16 23:29:33

    “他或许是最笨的混小子,但肯定跑得最快”——《阿甘正传》的这句台词,在休斯顿火箭队的更衣室里被卡佩拉亲手贴在储物柜内侧,成为这个瑞士巨人穿越苦难的隐秘注脚。

    6岁的克林特-卡佩拉踮脚趴在寄养中心铁窗上,目光穿透日内瓦郊区的薄雾,远处公路上车灯如流萤划过,每一次光点的移动都让他心跳加速——母亲菲罗米娜曾承诺,会驾着那辆破旧雷诺车来接他们回家。



    铁窗内的世界冰冷如铁,这个被卡佩拉称为“某种程度像监狱”的宿舍里,十几个孩子争夺着稀薄的温暖,瘦小的卡佩拉是其中最小的一个,常被大孩子推到墙角:“非洲佬,把你面包交出来!”。暴力与饥饿如影随形,却锻造出他最初的生存哲学:唯有奔跑,才能逃离苦难的追捕。

    母亲菲罗米娜是刚果人,她从小就一个电影梦,幻想自己能够成为荧幕中的女主角,带着这个电影梦,他踏上飞往罗马的航班,除了几件衣服,还有半本撕破的《罗马假日》剧本,然而,逐梦之旅刚刚起步,就被一个男人扼杀在摇篮里,菲罗米娜恋爱了,深深地爱上一位小伙,并随恋人搬迁到瑞士日内瓦,在这里她诞下一位男婴,可就在菲罗米娜准备继续自己的梦想时,那个人却如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。



    异国他乡,人生地不熟,菲罗米娜独自带着孩子,度过一段艰苦的生活,就在人生最低谷,她遇到了再次改写自己命运的男人,他叫安哥拉,一位外形出众的翩翩君子,他在关键时刻给予菲罗米娜最宝贵的关爱,很快,她再次坠入爱河,与安哥拉结婚,然后又生下2个男孩,老大叫兰德尔,老二就是卡佩拉。

    已经3个孩子妈妈的菲罗米娜,早就忘掉那个演员梦,她只想跟安哥拉安稳过一生,然而,就在卡佩拉出身不久,他也跟前任一样玩起了失踪。

    三张嗷嗷待哺的嘴,纵使生活在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,菲罗米娜也力不从心,她只能将孩子送到寄养中心,然后拼命的打工赚钱。



    “我知道,那是一个艰难的决定,但我妈妈没有办法,我每天都要工作,根本没时间照顾我们。”——卡佩拉

    寄养中心的生活,是卡佩拉的童年阴影,他甚至都不愿意回忆,那里就像一个小社会,有着自己的生存法则,瘦小注定要被欺负,而一旦反抗,就会迎来更残忍的报复,尤其是那些大孩子,他们与管理人员关系要好,从来不会因为犯错而被处罚,所以,初来乍到的卡佩拉没少被欺负,他只能在夜晚躲在被窝偷偷抹眼泪,希望母亲早一点将自己接走。

    万幸的是,卡佩拉的身体发育快得惊人,13岁就已经达到1.90米,成为寄养中心有名的“高人”,每次篮球比赛,大家都抢着要他。



    瑞士并非传统意义上篮球强队,但这里的篮球文化却很浓郁,尤其是2006年,随着萨博-塞弗罗萨在第13顺位登陆NBA,篮球这项运动瞬间火遍全国,谁会是下一把“瑞士军刀”呢?这成为瑞士篮坛,讨论最广的热门话题,也是在这种环境下,卡佩拉才得以脱颖而出,14岁便入选瑞士国家试训队,15岁被法国沙隆俱乐部主帅罗曼-舍诺德看中。

    舍诺德带着卡佩拉,登上开往法国的列车,窗外母亲挥动的手臂越来越小,最终缩成日内瓦地平线上的黑点。在沙隆俱乐部青训营,卡佩拉“总是捡球的人”,他的谦逊,甚至有点让人心疼,训练结束后,卡佩拉先是随队友走出球馆,而后又悄悄折返回来,独自在底线间折返奔跑,脚步声在穹顶下回荡成孤独的鼓点。



    “当你在井底待久了,你就知道一根绳子,究竟有多么重要了,对我来说,那是一个机会,一个足以改变我们全家命运的机会。”

    当然,卡佩拉终归也只是一个孩子,他常常会思念母亲,想念哥哥,一边流泪,一边给母亲回信,信封上的泪渍,如同被乡愁浸泡的月光。

    时间不会亏待努力的人,由于成长速度飞快,卡佩拉被破格提拔进一线队,这也为他日后登陆NBA打下基础。

    2013年,刚刚19岁的卡佩拉,登上LNB联赛,在场均21.4分钟的出场时间里,能得到9.6分、7.4个篮板、1.2次助攻和1.8个盖帽,对于一个刚成年的孩子来说,这份成绩单不可谓不出色,他满场飞奔,不知疲倦,挡拆顺下,暴力扣篮,出色的跑跳能力,吸引多位NBA球探们的关注,其中就包括休斯顿火箭的管理层,他们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卡佩拉的风采。



    此时的火箭,手中只有一支25号签,他们担心自己未必能如愿以偿,但就在他们苦想计策时,卡佩拉却在耐克篮球峰会上遭遇滑铁卢,整场只得到5分,降低了自己在许多球队心中的印象,这才让火箭捡了一个大漏。

    虽然新秀赛季,卡佩拉的表现很糟糕,直到4个月后,才命中第1个球,而在此之前,他已经连续投丢11个球,外加15个罚球,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间,卡佩拉仍止不住嘴角上扬,因为他替母亲还清了积累超20年的债务,当然,那几乎是卡佩拉新秀赛季全部的薪水。

    在卡佩拉看来,母亲就是他的全世界。

    随着霍华德与球队关系紧张,卡佩拉的机会也慢慢出现了,他的出场时间逐渐变多,也得到一些曾专属于霍华德的战术,这一次,他没让机会溜走,在不足20分钟的出场时间里,可以得到7.0分,6.4个篮板,58.2%的命中率也很可观,球迷也在卡佩拉身上,看到管理层为何如此坚定地选择他,赛季结束后,霍华德离队已不可避免,卡佩拉也将成为球队下一个时代的首发中锋,但眼下,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。



    “罚球,犯规,你必须攻克这两项难关。”,主帅德安东尼严厉地说道,随后房门推开,刚刚与球队签下助教合同的卢卡斯三世走了进来,“从今天起,你就要跟我训练了。”,小卢卡斯是火箭专门聘来训练卡佩拉的,前者不仅是优秀的前NBA球员,退役后在球员发展教练的位置上也做到有声有色,

    卢卡斯为卡佩拉制定了训练计划,每天凌晨5点便带着他来到场馆,250次罚篮成为必修课,在反复的投篮联系中,卢卡斯不断调整他的出手动作,试图找到卡佩拉最舒服,最喜欢的节奏,随后便是脚步训练,防守视频课等等,赛季开始前夕,卢卡斯又为卡佩拉请来NBA传奇中锋奥拉朱旺,讲解对位技巧与防守心得。

    特训的成果很快就得到体现,新赛季,卡佩拉在首发位置上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,场均12.6分,8.1个篮板,命中率64.3%,罚球命中率也从37.9%,提升到53.1%,防守也改变不少,犯规从每36分钟的5.6次,降到4.2次。



    后面的事,大家就很清楚了,克里斯-保罗的加入,让火箭进入到全新的高度,成为夺冠大热门之一,而在2位超级后卫身边,卡佩拉也迎来生涯巅峰,化身成“饼皇”,每当球队进攻打不开局面时,德安东尼就会布置卡佩拉的挡拆战术,只要篮球飞到篮筐上空,他就有办法将其扣进去。

    也是凭借这个赛季的出色表现,卡佩拉获得一份5年9000万美元的续约合同,自此,他和他的家人,再不需要为钱而发愁,回到日内瓦后,卡佩拉为母亲购置一套房产,阳台上母亲种植的非洲菊迎风摇曳,与刚果故乡的野花同色。他常在此眺望儿时奔跑的街巷:“篮球给了我翅膀,但根永远扎在那些破碎却温暖的岁月里”。



    虽然离开休斯顿,但卡佩拉的储物柜里仍贴着《阿甘正传》的台词纸片,边角已被摩挲发软,他如今懂得奔跑的真谛:不是逃离而是奔赴,不是恐惧而是热爱。每次赛后他都会指向看台——母亲菲罗米娜身披瑞士国旗微笑挥手,如同日内瓦湖面荡漾的星光。

    篮球击地的回声里,那个曾在难民宿舍窗前守望车灯的男孩,终于把自己跑成了光。